前陳王錦緞仁者淨念往生記,明白陳述調理之「事」,

今則再言往生調理之「理」,理事對照無誤,方可啟人以信,

力而據之,以下之文皆如理鋪陳設之。夫無論學不學佛,

有無宗教觀念,人人皆有身有心,更有一息尚存。

活著時如是,將走時亦如是,如何料理?是每個人存在的課題。

要料理者,知己知彼才是正算。人之個性者,感性有之,

理性有之;感者情也,理者想也。

楞嚴經有云:「眾生之種類浮沉昇降,皆因情想之輕重而定,

情重身重障重息重;想多身輕障薄息清。」

現前調理經驗成為下一次之基礎重現種子。正如唯識所言

:「現行薰種子,種子起現行,燈蕊與火燄之互相反映。」

下一世亦如是。正可謂:「一切唯心照」。

身體是過去性格業報的呈現,再加上現在的認知調理之綜合表現,

所以身體是習氣,是業種現報,不可不知。

         想突破者,只能依現有的存在基礎,作反方向逆式思考,

不順情反習慣運作,此身此息此心,非不苦、非常、非淨、

非我,只因順舊習便舉世皆不能突破。

有何可改進突破,便可滅苦、少苦、出苦、不苦,

所謂「理性分析,感性接受。」

真突破點。身苦、身不常、身無我。息調之令身受不粗、

不重、柔軟;心調之令不執、不憤恨、心清心順之。

如此便有身苦稍不苦,不常稍有常,無我稍有我,

因堅固感故,不淨或有稍淨。但終非究竟,

稍作喘息而已,更需堅持運作,由量變再漸質變。

正可言,業是惱是障,其中有道,端看修養調理條件。

煩惱中有道有菩提。

五根接觸五塵,先色塵à法塵(靜態;無力)

à色法(心投入;動態;有力)à色蘊(欲已成)

à受想行識(皆屬念)。此中色蘊有堅固妄想,

受蘊有虛明妄想,想蘊有融通妄想,行蘊有幽隱流注妄想

,識蘊有細精微妄想。「先次第析空,再直頓體空。」

想行之間有隔距,勿直接與散亂心、妄念心、分別心串聯,

先止之、隔之、距之、再緩之、通之、明之、開之、便可于滅處

觀之。「滅處」可身處、息處、念處,皆為滅處。

因唯心所緣處,心唯能其為所故,是為滅處。

念佛者六塵全念,六塵起處皆為念處。念處者,出心而用也。

根本出方便而起用,全塵在心、在性、在根。

根塵同時起用,不向外分別取捨,全歸一念,無念自念,

一念真心流出。念念向內觀照;照入不照出,攝用歸體

。西方之佛體同我體,西方之念同我念,理如是,事願如是。

但此一念即理即願,無分別才是本願通願,四十八願是別願;

先入通願理體無生不分別,因緣成熟自相應一念別願親往生,

往生亦為,學無生學菩提。

欲往生發二願:一者勝義無生菩提,二者俗義因緣菩提。

二者融通海印三昧一時並現,何生不度,何國不往。

祖師禪義如是,如來禪義如是,止觀百千法門亦如是,

皆不出一念無生。性空體圓虛明自受,首尾圓照圓明,

含遍十方。所謂:「十方雲來集,共處學無為,

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。」

「此方龍象眾,當觀第一締,諦觀法王法,法王法如是。」

       雖圓說頓說當從次第下手,下手先識念,正可言,

一心識五念,于大乘起信論中,永嘉禪師集裏,

在在顯示一心識五念的重要性,誠如不知煩惱,

焉能有煩惱可斷,不知病豈能對症下藥,誠如是。

茲就五念別述:本具真心隨妄識流轉生滅,再則還滅有門,

漸識真妄,不隨它去,是為一心二門三大,

體大相大用大如是,守住本體于相不取,但起直用,

知相即可漸不取。五念相者:一、串習念。二、相續念。

三、故起念。四、別起念。五、寂靜念

。串習者:善惡習氣現,相續而不知被轉。

故起者:突生惡妄念。別起:警醒轉念。

寂靜:正念相續,不提自提,惡念不起。識得五念相;

當隨覺、隨正、隨淨。勿向偏、向邪、向染,隨起隨覺,

正淨如是。身急令寬,身重令輕,身燥令安。息浮令沉,

息澀令滑,風喘氣息如是。心亂令定,心妄令明,心狹令靜,

此三者調相令不調者調之順之化之。

身、心、息交叉關聯統歸一心寂靜念攝,起正觀。

觀入不觀出,是止、看、觀、參,究次第漸入,

則身脫、息落、心離,在前念已滅,後念未起處得個空歇,

稍有空滋味漸浸漸清明,豁脫脫,空間愈大時間感愈無,

光明一片、一片光明,再向前進愈顯自在,自如是愈向前鑽,


有念鑽無念鑽,有相入無相入,總是入總是鑽,

鑽得空來愈寬一寸,空得來即愈信得來,

原來全是我的個性脾氣種類使然,通願如是,別願如是。

識得五念情性想性,就知面前是個什麼人,什麼面目,

方、圓、長、短、赤、白、黑如是。守住不動即是通願別願,

即是四無量心,即是四念處,即是圓滿二菩提,身心息


無非個性習氣脾氣化現,但消化之,

何身受、息受、心受,何有身、有息、有心可尋可見。

但在起用中,能得見真詮。能識能調,離用功不遠,

就道更進,面對一付身心,乃真一大事,人人善識,

識用功不唐捐,涓滴歸己,豈不實在。

      共勉之!

 

【山僧從前來,只是凡夫開,栗中取火種端在用心懷】

山僧寬厚 民國一○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于楞嚴講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js326 的頭像
    mjs326

    法印

    mjs3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